產品參數 | |
---|---|
產品價格 | 電議 |
發貨期限 | 電議 |
供貨總量 | 電議 |
運費說明 | 電議 |
范圍 | 紅富士蘋果嘎啦蘋果供應范圍覆蓋江西省、南昌市、景德鎮市、九江市、贛州市、萍鄉市、新余市、吉安市、上饒市、撫州市、宜春市 章貢區、贛縣區、信豐縣、大余縣、上猶縣、崇義縣、安遠縣、龍南市、定南縣、全南縣、寧都縣、于都縣、興國縣、會昌縣、尋烏縣、石城縣、瑞金市、南康區等區域。 |
景才農產品專業社(贛州市分公司)坐落于冠縣農業發展產業園區,交通發達,物流便捷。主營產品: 蘋果批發。公司秉承“誠信、優質、共贏”的經營理念,堅持用戶至上、服務周全原則,用心解除客戶所憂;以科技服務和優質產品服務客戶;始終堅持以“想顧客之所想,急顧客之所急”的經營理念,不斷前行;公司堅持技術的力量、不斷創新、不斷超越,與客戶共成長。
中國于1966年開始引進富士蘋果。1980年春,農業部組織有關專家赴日本考察時,有選擇地引入了長富2、秋富1和長富6等幾個
著色好的富士品系的苗木和接穗,安排在蘋果主產區的多個試點進行系統觀察和研究。如今富士系蘋果在我國已發展近百萬公
頃,在遼寧、山東、河北、北京、山西、陜西、天津、河南、江蘇、安徽、甘肅等省市,均已代替了晚熟品種國光。
開放分類: 白水、白水縣、白水蘋果白水縣地處渭北旱塬,土層深厚,光照充足,海拔高度適宜,晝夜溫差較大。986平方公
里的土地,是專家公認的蘋果佳優生區。全縣蘋果栽植面積55萬畝,。其中:紅富士34萬畝,秦冠7萬畝,首紅、新紅星4.1萬
畝,藤木一號,優系嘎啦、美國八號等名優新品種3.2萬畝,澳洲青蘋6.7萬畝,年蘋果總產40萬噸。
紅富士:果型為扁形和樁型。果面光滑、蠟質多、果粉少、干凈無果銹。果皮底色黃綠,果面條紅或片紅,果肉黃白色,肉質
細密,硬度大,果汁多,味香,含糖高,酸甜適度,耐儲運。10月中旬成熟,可儲存至次年6---7月。
秦 冠:果型呈圓錐型。果面有輕,果皮厚,底色黃綠,果面鮮紅,蠟質多,光亮平滑。果肉黃白色,肉質松脆、汁多,含糖
多,酸甜適口。初采時果瓤硬、風味淡。儲藏后,果肉細脆,風味芳香,食用期是春節期間,乃儲運,10月下旬成熟.
幼樹和高接樹前期生長強旺,易徒長,生長量大,隨著樹齡的增長而逐漸緩和開張。幼樹總生長量比國光大,長、中、短枝量
及總長度都比國光多,總葉面積大,為早結果、豐早產奠定了基礎。如2年生紅富士比同齡國光干周大14%,冠積大67%,生長點
總數多1.35倍,總生長量大1.13倍。紅富士萌芽力和成枝力強,萌芽率為45.5%~84.0%,一般成枝3~5個,有的高達13個以上
,所以紅富士樹枝芽量大,加上潛伏芽具有早熟性,2年生以上枝段上易抽出不同長度的細軟錐形枝和細小錐形葉叢芽。因此紅
富士不會出現枝芽量不足。
二次去紙袋:摘除外袋好在陰天進行。晴天一般應在袋內外溫差較小時“熱摘”除去外層袋,即上午10時至下午4時摘除外袋。
內袋在摘除外袋經高溫光照鍛煉3~5個晴天后,于陰天或多云天氣摘除。若沒有合適的陰天,則要于上午10時至下午4時摘除內
袋。一般上午摘除樹冠東、北方向的內層袋,下午摘除樹冠西、南方向的內層袋,避免日灼發生。
可根據溫度高低決定分一次還是二次去袋。當摘袋當日和后兩日高氣溫低于18℃時,日灼少,因此,可去袋。生產中為了省工
,一般多摘除紙袋。摘除的雙層紙袋,應先松袋,給袋內通風,3~5天后再1次性去除。單層紙袋應將袋從底部撕成傘狀,經4
~5個晴天再將袋摘除。
采收。短枝型富士蘋果上色快,7~8天采收1批。普通型上色慢(片紅型較條紅型上色快),一般10天采收1批。采收時盡量輕
拿輕放,減少碰、壓、刺、劃傷。采收時不脫膜袋,帶膜袋收獲、貯存、銷售。另外,進行套袋果生產,還應采取一些配套措
施,如加強土肥水管理、科學整形修剪、人工授粉、嚴格疏花疏果。摘紙袋后適時摘葉、轉果、鋪反光膜等。只有這樣,“膜
加紙”雙套袋技術,膜袋“溫室效應”、防護作用”和紙袋的“暗室效應”的優點才能完美結合,從而大限度地減少用次數和
用量,降低農殘留和生產成本,避免環境污染,實現低投入、高產出。
癥狀表現:黑點多發生在萼洼內及果頂部、果肩部,黑點直徑多為1~3mm,有些黑點有白沫狀果膠。黑點病的發生與天氣因素、
紙袋的防水性和透氣性、樹勢、土質條件、果實水分供應、果實鈣營養狀況等有密切關系。5~6月份,長期干旱,高溫烈日天
氣較多,幼果易發生生理性創傷;7~8月份降雨頻繁、雨水較多,紙袋內易進水,腐生菌會隨水進入袋內,在死組織上生長繁
殖。這樣的天氣條件正適合黑點病的發生。
及時噴防病、補鈣肥 脫袋后的蘋果皮細嫩,極易感染紅點病,氣孔增大,導致裂口出現,加之缺鈣,極易發生缺鈣癥等病害,
并使果面出現小裂紋,降低果品的貯藏性和商品性能。因此,在除袋后應噴布1~2次殺菌劑和補鈣肥,殺菌劑可選丙森鋅600~
700倍或70%硫菌靈800~1000倍,鈣肥可選用翠康鈣寶1000倍,間隔5~7天。必要時噴有機鉀肥,可促使紅富士蘋果提前上色、
著色。
樹下鋪反光膜 鋪反光膜是在摘葉結束后進行。在樹冠下鋪設反光膜,可將射到地面的光線再反射到樹上,使內果實及果實的萼
洼也著色。反射光使果面著色鮮艷,對提高果實外觀質量效果明顯,能提高消費者對果實的購買欲望。9月底或10月初,蘋果除
袋后立即在樹下沿行向鋪設銀色反光膜,有利于樹冠內和下半部分果實著色。鋪時將樹下雜草除凈,整平土地,硬雜物撿凈,
膜要拉直扯平,邊緣壓實。鋪后經常清掃膜面,保持干凈,增加反光效果。采前1~2天收膜,清洗晾干,以后備用。
搞好“五選”選好紙袋。內黑袋較內紅袋幼果褪綠快,外袋白可避免日灼。較理想的紙袋規格是外袋15×19.5厘米,內袋14.5
×16.5厘米。要求粘膠嚴密,長期不開裂;外袋口一側夾粘有長約3~4厘米的扎絲;袋口一邊為半月牙形缺口,其設有2~2.5
厘米縱切口;外袋底部中間及兩角設有長約1厘米縱切口和透氣口。外袋的抗水性、遮光性、透氣性要強。具體鑒別方法如下:
抗水性:將清水滴在袋面后抖落,陰干后,沾水部位平滑如初,袋子質量高;凹凸不平時,質量次之。或將果袋浸在水中,表
面露黑越快,質量越次。好的紙袋在水中浸泡8小時以上,揉搓不易破碎。
土壤:對土壤的要求不嚴,粘土、砂土、壤土均可,但以土層深厚、土壤疏松肥沃的砂質壤土好。土層淺薄、石礫過多的粘重
土壤,須改良后方可種植。適應酸堿度的范圍為PH值5.3—8.2,適為5.4—6.8。低于5.4,過酸,易出現缺硼、缺鈣引發的縮果
病和苦痘病;高于7.8,偏堿,易出現缺鐵,引起葉片失綠。
具體管理:園地和砧木的選擇:紅富士蘋果應栽培在排水好的地方,丘陵山區應栽培在背風向陽坡面,選擇中性一酸性土壤,
同時選擇抗性強的砧木,如圓葉海棠,矮化密植栽培可選用M26、MMI06、M7作中間砧,為了增加抗寒性,可高接在2~5年生的
國光樹上。栽植密度:喬砧普通型紅富士以每公頃栽植405~660株(每畝栽27~44株),株行距選用3~4米×5~6米。矮化中間
砧(M26、MM106、M7)品種每公頃栽660~990株(每畝栽40~66株),株行距選用2.5~3米×4~5米。
整形修剪:紅富士幼樹要注意開張角度,對中心干和延長枝適當短截,其他不影響樹形的枝條要輕剪長放。注意培養比較松散,
層次清楚的樹體結構,及時疏除過密的發育枝、競爭枝、保持內光照充分,對結果枝要注意短截回縮。合理配置授粉樹:紅富士
自花授粉結實率極低,建園時必須合理配置授粉樹,栽植普通型紅富士時,金冠、王林、紅星、津輕、一均可作為其授粉樹,
短枝型紅富士則應以短枝型品種金矮生、新紅星、艷紅、超紅、首紅為其授粉品種。
授粉樹的配置形式在密植情況下以株間配置較好,一般每4~5株配置1株授粉樹。如果是行間配置則應每4~5行配一行授粉樹,
授粉樹比例一般以15%~20%左右為好。人工授粉與疏果:紅富士自花坐果率很低,必須不失時機地進行人工授粉,即使有授粉樹
也要進行,坐果后嚴格按枝果比4~5:1的要求疏果,只留中心單果,以防負載量過高,影響樹勢和果實品質。注意防寒:北方紅
富士栽培區,常常出現不同程度的凍害和抽條,輕者影響產量,重者死樹。因此除在建園時選擇小氣候條件好,有利于防寒抗
凍的地方外,在栽培上要對幼樹采取保護措施,如綁草、封土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