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參數 | |
---|---|
產品價格 | 電聯/套 |
發貨期限 | 當天 |
供貨總量 | 999 |
運費說明 | 面議 |
深圳ISO50001認證體系建立流程及內容
1. 項目啟動與宣導
項目啟動會議,團隊建立
現場巡視、范圍和邊界的確定
2. 能源評審
收集分析耗能數據,必要時進行能源審計
識別重大耗能點區域,識別改進的機會
改進機會的排序
3. 人員培訓
ISO50001內審員培訓
能源管理培訓
能效評估培訓
各種定制培訓
4. 體系策劃
法規的收集
基準的建立
能源績效指標的確定
能源目標指標和能源管理方案的建立
5. 文件策劃
現有文件評審
編寫文件并發布
新文件培訓
6. 體系運行與監控
體系運行監控
能源績效監控
7. 體系評估與改進
內部審核
不符合的糾正
管理評審
核心技術——M&V(能耗績效的測量和確認)方法,通過能耗測量和用能狀況評估,幫助企業掌握用能
具體情況,調整用能方向,保證企業合理充分利用能源;
? 管理方式——體系建立,包括協助企業制定用能方針,能耗目標、分解,能源保障機制,耗能設備管
理,能源管理崗位職責等一系列文件,從組織機構、制度構建、優化能源管理流程、能源管理績效考核等
方面,為企業量身打造能源管理體系;
? 人員保證——對企業能源管理人員進行相應的能源管理培訓(CEM)和節能效果評定培訓(CMVP),為
企業培養出一支專業的能源管理團隊;
? 終目標——建立一套完整的、動態的、適時的、不斷更新的能源管理體系,協助企業建立能源管理
體系,利用強大的系統管理工具,以較低的成本提高能源利用水平,保證節能改造措施切實發揮作用,鞏
固節能效果,并進一步提高節能水平。
HSE認證管理體系建立過程
南陽(濮陽)HSE認證企業開展HSE體系認證工作通常要進行兩階段工作:建
立和運行HSE管理體系; HSE管理體系認證審核。
(一)南陽(濮陽)HSE認證建立和運行HSE管理體系
1.領導決策和準備
首先需要 管理者做出承諾,即遵守有關法律、法規和其它要求的承諾和
實現持續改進的承諾。在體系建立和實施期間 管理者必須為此提供必要的資
源保障。
建立和實施HSE管理體系是一個十分復雜的系統工程, 管理者應任命HSE管理
者代表,來具體負責HSE管理體系的日常工作。
管理者還應授權管理者代表成立一個專門的工作小組,來完成企業的初始狀
態評審以及建立HSE管理體系的各項任務。
2.教育培訓
HSE管理體系標準的教育培訓,是開始建立HSE管理體系十分重要的工作。培
訓工作要分層次、分階段、循序漸進地進行,并且必須是全員培訓。
3.擬訂工作計劃
通常情況下,建立HSE管理體系需要一年以上的時間,因此需要擬訂詳細的
工作計劃。在擬訂工作計劃時要注意:目標明確、控制進程、突出重點。總計劃
表批準后,就可制定每項具體工作的分計劃。與此同時,還要注意制定計劃的另
一項重要內容是提出資源的需求,報 管理層批準。
4.初始狀態評審
初始狀態評審是建立HSE管理體系的基礎,其主要目的是了解企業的HSE管理
現狀,為企業建立HSE管理體系搜集信息并提供依據。
5.危險辨識和風險評價
危險辨識是整個HSE管理體系建立的基礎。主要分為:危害識別、風險評價
和隱患治理。
6.體系的策劃和設計
主要任務是依據初始評審的結論,制定HSE方針、目標、指標和管理方案,
并補充、完善、明確或重新劃分組織機構和職責。
7.編寫體系文件
HSE管理體系是一套文件化的管理制度和方法,因此,編寫體系文件是企業
建立HSE管理體系不可缺少的內容,是建立并保持HSE管理體系重要的基礎工作,
也是企業達到預定的HSE方針、評價和改進HSE管理體系、實現持續改進和事故預
防必不可少的依據。
8.體系的試運行和正式運行
體系文件編制完成以后,HSE管理體系將進入試運行階段。試運行的目的就
是要在實踐中檢驗體系的充分性、適用性和有效性。試運行階段,企業應加大運
作力度,特別是要加強體系文件的宣貫力度,使全體員工了解如何按照體系文件
的要求去做,并且通過體系文件的實施,及時發現問題,找出問題的根源,采取
措施予以糾正,及時對體系文件進行修改。
經過一段時間的試運行后,體系文件得到了進一步完善,這時就可以進入正
式運行階段了。在正式運行階段發現的體系文件不適宜之處,就需要按照規定的
程序要求來進行。
9.內部審核
內部審核是企業對其自身的HSE管理體系所進行的審核,是對體系是否正常
運行以及是否達到預定的目標等所做的系統性的驗證過程,是HSE管理體系的一
種自我保證手段。內部審核一般是對體系全部要素進行的審核,可采用集中
式和滾動式兩種方式。應有與被審核對象無直接責任的人員來實施,以保證審核
的客觀、公正和獨立性。
10.管理評審
管理評審是由企業的 管理者定期對HSE管理體系進行的系統評價,一般
每年進行一次,通常發生在內部審核之后和第三方審核之前,目的在于確保管理
體系的持續適用性、充分性和有效性,并提出新的要求和方向,以實現HSE管理
體系的持續改進。
(二)HSE管理體系的認證
對于建立了HSE管理體系的企業,經過一段時間的運作后,企業可以根據內
部需要開展HSE管理體系認證,由于HSE管理體系認證可以與 職業衛生管
理體系認證一并進行,企業則可依據 經貿委第983號文件《關于開展職業安
全衛生管理體系認證工作的通知》的有關精神,開始策劃HSE管理體系的認證工
作。
申請認證企業首先向集團公司HSE管理部門提出認證審批報告,下面就認證
審核過程中的具體要求予以介紹。
1.HSE管理體系認證前的準備
為了保證順利通過HSE管理體系認證,除要按照HSE認證中心的要求準備一系
列技術文件外,還需進行認證前的迎檢培訓和組織安排等工作。認證前的充分準
備,可以穩 定組織各級員工的情緒,做到胸有成竹,忙而不亂,是審核人員感
受到一種良好的合作氣氛,這也是通過認證的一個重要因素。
2.HSE管理體系認證審核過程
根據審核的層次和深度上的差異,可以將認證審核的過程大體分為兩個階段
:即初始審核和正式審核。
對審核通過的企業,HSE認證中心向其頒發認證和認證標志。
認證的有效期為三年,獲證企業應在認證有效期屆滿時,重新提出
認證申請,HSE認證中心受理后,重新對企業進行復評
ISO9001體系是企業發展與成長之根本。ISO9001不是指一個標準,而是一類標準的統稱。是由TC176(TC176指質量管理體系技術委員會)制定的所有國際標準,是ISO12000多個標準中暢銷、普遍的產品。
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適合希望改進運營和管理方式的任何組織,不論其規模或所屬部門如何。然而,要獲得的回報,公司應準備在整個組織中實施該體系,而不是只在特定場所、部門或分部內實施。
往往是供方為了對外提供質量保證的需要,故認證依據是有關質量保證模式標準。為了使質量體系認證能與國際作法達到互認接軌,供方好選用ISO902015標準。認證機構是第三方質量體系評價機構。要使供方質量體系認證能有公正性和可信性,認證必須由與被認證單位(供方)在經濟上沒有利害關系,行政上沒有隸屬關系的第三方機構來承擔。而這個機構除必須擁有經驗豐富,訓練有素的人員,符合要求的資源和程序外。認證的依據是質量保證標準。進行質量體系認證還必須以其優良的認證實踐來贏得的支持和社會的信任,具有性和公正性。注:符合接收準則的證據可以是一份記錄,或其它在策劃安排中規定的方式(如樣品)。8.3不合格品的控制。
此外,ISO9001可以與其他管理系統標準和規范(如OHSAS18001職業管理體系和ISO14001環境管理體系)兼容。它們可以通過“整合管理”進行無縫整合。它們具有許多共同的原則,因此選擇整合的管理體系可以帶來極大的經濟效益。
S7.1的理解:
一)資源的范圍:
2011版注1:資源包括人力資源和專項技能、組織基礎設施、技術和財力資源。
28002:在確定建立、實施和保持職業管理體系所需資源時,組織宜考慮:
——運行特需的財力、人力和其他資源;
——運行特需的技術;
——基礎建設和設備;
——信息系統;
——專業技能和培訓的需求。
綜上:資源可以包括:人力資源(含人員的能力、資質和組織的知識管理);基礎設施(符合策劃的專用建筑、設備、設施、ICT信息通信和技術);資金。
二)如何確定是否“所需”(必須、適宜):
1.合規性要求:生產法律法規(如評價、排污許可證、特種設備等)、職業法律法規(如職業衛生三同時、職業病危害因素評估和檢測、職業病防治、有毒物品、個體防護等)等法規要求,以及與相關方簽署的法律義務(如勞動時間、非歧視性申明)。——彈性較小。
2.與體系戰略、經營計劃、方針、目標、風險、危險源及相關的管理措施相對應的能力及其保持。——彈性較大。
3.與相關方滿意為衡量標準的評價:顧客滿意、雇員滿意、合作方滿意、股東滿意、社區滿意、工會滿意、上級滿意等。——彈性較大。
三)如何提供:
1.采購和配置所需資源,并列入公司資產統一管理;
2.租借部分資源(人或物,通常包含技能等);
3.采用外包、承包的方式,由外部供方提供部分資源(人或物,通常包含技能等)并對資源實施管理;
4.財務部門提供資金預算和資金供給。
四)體系對S7.1的管理要求:
通過目標管理、內審、管理評審及日常運行監視,持續評審資源的充分性。“宜對資源及其配置通過管理評審來進行定期評審,以確保其足以實施包括績效測量和監測在內的職業方案和活動。對于已建立職業管理體系的組織,通過比較計劃實現的職業目標與實際結果,至少可對資源的充分性進行部分地評估。在評估資源的充分性時,還宜考慮到計劃的改變和(或)新的項目和運行的出現。”——28002
如何審核S7.1:——基于認證風險的審核和評價
一)基于合規性要求的評價:
在管理層審核企業經營許可(評價、三同時、特種設備、職業危害因素檢測等)、合規義務、合規性評價、不符合整改(包含外部驗廠)等管理要素時,以正面取證與反面取證相結合的方式,獲取企業的資源信息。評價標準:如果沒有或失效,企業違法違規。
二)與方針、目標、風險、危險源及相關的管理措施相對應的能力評價:
在管理層及各現場審核時,在評價風險的控制能力時應關注資源提供的充分性及資源的有效性。評價標準:如果沒有、不充分或失效,導致風險控制失效。
三)基于相關方滿意(抱怨、投訴、事故事件、社會形象)的評價:
反面取證的方法:因相關方不滿意,分析出體系資源不充分。
四)記錄:
1)現場審核記錄:
在管理層描述概貌;在各現場描述其充分性和能力的保持。
2)審核報告:4資源配置
管理體系運行過程所需資源配置情況評價,包括人員的能力/意識/滿足能力,基礎設施設備和特種設備管理,工作環境和知識等。資源變化情況(監督)。
可以描述:1)與合規義務相對應的資源的充分性、合規性(如特種設備安檢、職業病防治等),以及資源保持的風險(如租賃或許可到期);2)與人力資源有關的組織機構和職責、能力、意識,以及與運行有關的專業技能(資質)、知識等是否充分;3)企業的經營狀態和資金保證能力(如體系資金預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