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參數 | |
---|---|
產品價格 | 電聯/套 |
發貨期限 | 當天 |
供貨總量 | 999 |
運費說明 | 面議 |
QC080000認證的重點
1、對客戶的有害物質管理要求進行識別和評價,依照嚴有害物質管理要求,建立公司有害物質清單,制訂內部的有害物質管理標準。
2、將有害物質管理標準傳達給供應商,與供應商簽訂環保協議,要求供應商按照有害物質管理標準,進行有害物質管理。并要求供應商定期提供第三方有害物質檢測報告,按計劃對供應商進行定期稽核
3、公司需將環保產品與非環保產品分開隔商,生產環保產品的設備與非環保設備分開生產,并進行相應的環保標識。
4、對物料和產品進行批號管理。
5、IQC來料檢驗,需核對第三方檢測報告,是否符合有害物質管理標準。
6、需定期將成品送第三方檢測,看是否達到有害物質管理標準。
QC080000有害物質管理體系是在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的基礎上,添加了一些條款。除了按ISO9001的要求運行外,還應在運行過程中對以下方面進行控制:
1、對客戶的有害物質管理要求進行識別和評價,依照嚴有害物質管理要求,建立公司有害物質清單,制訂內部的有害物質管理標準。
2、將有害物質管理標準傳達給供應商,與供應商簽訂環保協議,要求供應商按照有害物質管理標準,進行有害物質管理。并要求供應商定期提供第三方有害物質檢測報告,按計劃對供應商進行定期稽核。
3、公司需將環保產品與非環保產品分開隔商,生產環保產品的設備與非環保設備分開生產,并進行相應的環保標識。
4、對物料和產品進行批號管理。
5、IQC來料檢驗,需核對第三方檢測報告,是否符合有害物質管理標準。
6、需定期將成品送第三方檢測,看是否達到有害物質管理標準
1、ISO認證產品和服務的要求,運行的策劃與控制
為保證向顧客提供滿足要求的產品和服務,組織應事先對顧客的規定、合同或訂單要求、適用于產品和服務的法律法規要求等予以
評審。同時應通過以下措施對所需的過程進行策劃、實施和控制;確定產品和服務的要求及所需的資源;建立過程、產品和服務的
接收準則;控制策劃的變更和外程;識別評估重要環境因素和危險因素;識別潛在的緊急情況并策劃應急響應措施。
2、產品和服務的設計與開發
組織應建立、實施和保持設計和開發的策劃、輸入、過程控制、輸出以及更改的過程,確保后續的產品和服務的提供。在設計和開
發的各個控制階段,主要考慮設計和開發活動的性質、產品和服務的具體類型、輸出滿足輸入的要求、提供產品和服務過程的需求
,設計和開發流程見附圖。
3、生產和服務提供的控制
組織應在一切資源(包括人員、設備、基礎設施、運行環境、可獲得的成文信息等)受控條件下進行生產和服務的提供。在生產和
服務提供的整個過程中應按照監視和測量要求識別輸出狀態,實現可追溯性。
在確定所要求的產品和服務交付后的覆蓋范圍及程度時,組織應考慮法律法規的要求、與產品和服務相關的潛在不良后果、產品和
服務的性質及使用壽命、顧客要求與反饋。應對生產和服務提供的更改,進行必要的評審和控制,確保持續符合要求。當驗證產品
和服務的要求已符合接收準則并得到有關授權人員的批準時,方可向顧客交付產品和服務。
對不符合要求的輸出進行識別和控制,防止非預期的使用或交付。在產品交付之后,以及在服務提供期間或之后發現不合格產品和
服務時,應根據不合格的性質及其對產品和服務符合性的影響采取適當措施,如糾正、隔離、限制、退貨或暫停對產品和服務的提
供;告知顧客;獲得讓步接收的授權。對不合格輸出進行糾正之后應驗證其是否符合要求
××××××有限公司能源管理體系程序文件
組織環境及相關方控制程序
1.目的
識別、監視并評審與公司能源管理體系有關的經營環境及相關方期望或要求確保公司能源管理體系的策劃能實現預期的結果。2.范圍
本程序適用內外部環境因素和相關方期望或要求的識別和控制。3.權責
3.1公司各部門都有責任識別和控制與其相關的內外部環境因素和相關方期望或要求;
3.2總經理助理負責對識別結果進行整理,并提交管理評審;
3.3總經理負責對內外部環境因素和相關方期望或要求在公司內部的落實和應對。4.定義
4.1內部環境因素:公司價值觀、企業文化、人員能力、體系運行、過程績效等;
4.2外部環境因素:國際、國內、地區和當地的各種法律法規、技術、競爭、市場、文化、社會和經濟因素。5.控制流程序號流程圖開始1識別活動描述各部門識別與其職責范圍相關的內外部環境因素和相關方期望或要求各部門歸納整理與其職責范圍相關的內外部環境因素和相關方期望或要求執行部門批準表單各相關部門部門經理2歸納整理各相關部門部門經理公司經營環境分析報告第3頁共5頁
××××××有限公司能源管理體系程序文件
序號流程圖活動描述執行部門批準表單3采取應對措施就分析的結果制定相應的應對措施,如形成文件、各相關部門部門經理制定目標、傳達信息等由各相關部門對已制定好的措施各相關部門認真落實執行,主管如傳達相關方要求、資源提供等4執行應對措施總經理糾正和措施報告5效果確認由總經理對執行效果進行確認總經理N/A糾正和措施報告6更新識別每年定期進行更新識別,并形成記錄各相關部門主管總經理公司經營環境分析報告7資料歸檔在管理評審會議對相關數據進行回顧各相關部門主管N/A公司經營環境分析報告8結束由總經辦對所有涉及的資料進行統一歸檔,備查總經辦N/A公司經營環境分析報告5.2內外部環境因素識別
5.1.1在建立與持續改進能源管理體系時,公司將充分識別理解并考慮那些與公司的宗旨、戰略方向相關,并影響公司實現能源管理體系ENMS預期結果能力的內部和外部環境。
5.1.2內外部環境要素識別與評估:在每年的管理評審前,由相關部門負責人進行識別并評估其適用性具體部門及識別項目如下:
第4頁共5頁
××××××有限公司能源管理體系程序文件
a)管理部:內部(公司價值觀、企業文化、人員能力、體系運行、過
程能力等),外部(國際國內形勢、法律、競爭、市場、文化、社會和經濟環境等)。
b)技術部:內部(能源的性能、能源效率、能源的損耗、人員能力、知
識、業績表現等),外部(法律、技術、競爭、社會和經濟環境等)。c)銷售部:內部(活動、服務、業績表現等),外部(法律、技術、
競爭、市場、文化、社會和經濟環境等)。
d)管理者代表:內部(戰略、知識、人員能力、業績表現等),外
部(社會和經濟環境等)。
5.3相關方期望或要求識別與評估:
相關方包括但不限于顧客、所有者、組織中的成員、供應商、銀行、工會、合伙人、競爭對手或社會團體或行業協會。在每年的管理評審前,由相關部門負責人進行識別并評估其適用性具體部門及識別項目如下:
a)管理者代表:所有者、合伙人、競爭對手或社會團體。b)采購部:外包加工方、供應商、競爭對手或社會團體。c)銷售部:顧客、競爭對手或社會團體。
d)管理部:員工代表、附近企業及居民、銀行、工會、社會團體。6.相關文件6.1《無》7.相關表單
7.1《公司經營環境分析報告》7.2《糾正和措施報告》
第5頁共5頁
××××××有限公司能源管理體系程序文件
風險和機遇的應對控制程序
文件編號:MC-NYMS-P-02版本:A0
編制:審核:批準:
××××××有限公司發布
第1頁共13頁
ISO50001認證信息交流?
ISO50001認證信息交流包括內部溝通與外部溝通,企業應根據不同的溝通對象采取不同的溝通方式,保障信息傳遞的順利、暢通。
一、信息交流的內容
內部交流的信息主要包括:各部門的職能; 管理者和管理層的節能決策;能源管理手冊、程序文件及作業指導書;適用的法律法規、政策標準及其他要求;能源方針、能源目標指標實現情況;能源基準、能源績效參數;識別評價出的能源使用及主要能源使用;節能技術或管理經驗;對影響能源績效的關鍵特性定期監視、測量和分析的結果;能源管理實施方案的實施情況及效果;能源評審、內部審核、管理評審及外部評價的結果;不符合及糾正措施;體系運行的信息,如生產運行調度信息、能源績效參數及時反饋信息。
外部交流的信息主要包括:企業的概況;企業能源管理手冊、能源方針、能源目標指標;法律法規、政策標準和其他要求的更新;節能主管部門及有關部門對能源利用的要求及發布的政策,如節能監察機構出具的節能監察報告;外部機構對于企業能源利用效率的反饋,如能源利用檢測報告、能源審計報告、熱工測試報告等;與產品、能源利用有關的信息;能源基準、能源標桿的信息;與企業能源績效有關的信息,包括發展趨勢;可供采用的改進能源績效的信息;財務信息,如成本節約或能源項目投資;成熟先進的管理方法和節能技術;其它需要與外部溝通的信息。
二、信息交流的方式
1.內部交流的方式
如運行調度指揮系統、文件、會議紀要、公告欄、意見箱、網站、電子郵件、日常生產高度會議、內部談話、ERP辦公系統等。
2.外部交流的方式
三、信息交流的原則
1.準確原則
2.及時原則
3.優先原則
四、建立信息交流機制
應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1.明確部門和職責
2.確定方式和內容
3.制定制度和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