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參數 | |
---|---|
產品價格 | 電聯/套 |
發貨期限 | 當天 |
供貨總量 | 999 |
運費說明 | 面議 |
范圍 | SA8000認證(襄陽)費用可報銷服務網絡覆蓋湖北省、武漢市、宜昌市、黃石市、襄陽市、荊州市、十堰市、荊門市、鄂州市、孝感市、咸寧市、隨州市、恩施市、黃岡市 黃石港區、西塞山區、下陸區、鐵山區、陽新縣、大冶市等區域。 |
GB/T19022-2003/ISO10012:200301J青本標準等同采用ISO10012:2003(測量管理體系測量過程和測量設備的要求》。本標準是GB/丁1900。族標準之一。標準中的“應”(shall)表示要求“應當”(should)僅起指導作用。本標準代替GB/T19022.1-1994和GB/T19022.2-20000本標準與GB/T19022.1-1994和GB/T19022.2-2000的主要差異如下:—明確測量管理體系在組織中的作用與GB/T19001標準協調一致;—明確滿足計量要求是測量管理體系的根本目的;—體現GB/T19000標準所述的質量管理原則。本標準未使用術語“檢定”。當計量要求根據法律法規的要求確定時(7.2.2)計量確認與檢定相同。本標準的附錄A是資料性附錄。本標準由中國標準化協會提出。本標準由全國質量管理和質量保證標準化技術委員會((SAC/TC151)歸口。本標準由中國標準化協會負責起草。本標準起草單位:中國標準化協會、質檢總局計量司、中國計量測試學會、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中國標準化研究院、江蘇省質量技術監督局本標準主要起草人:陳渭、田武、王順安、趙若江、戴潤生、王為農、李仁良、黃耀文。GB/T19022-2003八SO10012:2003ISO前言國際標準化組織(ISO)是由各國標準化團體(ISO成員團體)組成的世界性的聯合會。制定國際標準的L作通常由ISO的技術委員會完成各成員團體若對某技術委員會確定的項目感興趣均有權參加該委員會的工作與ISO保持聯系的各國際組織(官方的或非官方的)也可參加有關工作ISO與國際電工委員會(IEC)在電上技術標準化方面保持密切合作關系國際標準遵照ISOIEC導則第2部分的規則起草。由技術委員會通過的國際標準草案提交各成員團體投票表決需取得至少75%參加表決的成員團體的同意才能作為國際標準正式發布本標準中的某些內容有可能涉及一些權問題對此應引起注意。ISO不負責識別任何這樣的權問題。ISO10012山ISO/TC176/SC3質量管理和質量保證技術委員會支持技術分委員會制定ISO10012:2003取消和代替ISO10012-1:1994和ISO10012-2:1997包括對這些文件的技術性修訂。GB/T19022-2003/1S010012:2003引言一個有效的測量管理體系確保測量設備和測量過程適應預期用途它對實現產品質量目標和管理不正確測量結果的風險是重要的。測量管理體系的目標是管理由于測量設備和測量過程可能產生的不正確結果而影響該組織的產品質量的風險。用于測量管理體系的方法包括從基本的測量設備的驗證到測量過程控制中統計技術的應用在本標準中術語“測量過程”適用于實際的測量活動(例如在設計、檢測、生產和檢驗巾的測量活動)。以下情況可以引用本標準:顧客在規定所要求的產品時;供方在規定所提供的產品時;立法和執法機構;測量管理體系的評定和審核GB/T1900。標準闡明的管理原則之一是強調過程方法應當認為測量過程是支持該組織產品質量的特定過程圖1顯示了適于本標準的測量管理體系模式本標準包括測量管理體系的要求和實施指南兩部分可用于改進測量活動和提高產品質量?!耙蟆币哉w字出現“指南”在相應的“要求’段落后面的框內以斜體字出現。“指南”僅作為信息而不是對“要求”的增加、限制或修改。組織有責任規定測量管理體系要求和決定所需的控制程度作為其整個管理體系的一部分。除非經過認同本標準不擬增加、節略或代替其他標準的任何要求遵從本標準的要求有利于滿足其他標準中規定的測量和測量過程控制的要求。例如GB/T19001-2000的7.6和GB/T24001一1996的4.5.1圖1測JR管理體系模式GB/T19022-2003/ISO10012:2003測量管理體系測量過程和測量設備的要求范圍本標準規定了測量過程和測量設備計量確認管理的通用要求并提供了指南用于支持和證明符合計量要求。它規定了測量管理體系的質量管理要求可由執行測量的組織作為整個管理體系的一部分以確保滿足計量要求本標準不擬作為用于證明符合GB/T19001GB/T24001和任何其他標準的必要條件。相關方可以允許在認證活動中使用本標準作為滿足測量管理體系要求的輸人。本標準不擬替代或增加GB/T15481(idtISO/IEC17025)標準的要求。注:影響測量結果的具體要素由其他標準和指南規定如測量方法的細節、人員能力和實驗室間比對。2規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條款通過本標準的引用而成為本標準的條款凡是注日
HSE認證管理體系建立過程
南陽(濮陽)HSE認證企業開展HSE體系認證工作通常要進行兩階段工作:建
立和運行HSE管理體系; HSE管理體系認證審核。
(一)南陽(濮陽)HSE認證建立和運行HSE管理體系
1.領導決策和準備
首先需要 管理者做出承諾,即遵守有關法律、法規和其它要求的承諾和
實現持續改進的承諾。在體系建立和實施期間 管理者必須為此提供必要的資
源保障。
建立和實施HSE管理體系是一個十分復雜的系統工程, 管理者應任命HSE管理
者代表,來具體負責HSE管理體系的日常工作。
管理者還應授權管理者代表成立一個專門的工作小組,來完成企業的初始狀
態評審以及建立HSE管理體系的各項任務。
2.教育培訓
HSE管理體系標準的教育培訓,是開始建立HSE管理體系十分重要的工作。培
訓工作要分層次、分階段、循序漸進地進行,并且必須是全員培訓。
3.擬訂工作計劃
通常情況下,建立HSE管理體系需要一年以上的時間,因此需要擬訂詳細的
工作計劃。在擬訂工作計劃時要注意:目標明確、控制進程、突出重點??傆媱?
表批準后,就可制定每項具體工作的分計劃。與此同時,還要注意制定計劃的另
一項重要內容是提出資源的需求,報 管理層批準。
4.初始狀態評審
初始狀態評審是建立HSE管理體系的基礎,其主要目的是了解企業的HSE管理
現狀,為企業建立HSE管理體系搜集信息并提供依據。
5.危險辨識和風險評價
危險辨識是整個HSE管理體系建立的基礎。主要分為:危害識別、風險評價
和隱患治理。
6.體系的策劃和設計
主要任務是依據初始評審的結論,制定HSE方針、目標、指標和管理方案,
并補充、完善、明確或重新劃分組織機構和職責。
7.編寫體系文件
HSE管理體系是一套文件化的管理制度和方法,因此,編寫體系文件是企業
建立HSE管理體系不可缺少的內容,是建立并保持HSE管理體系重要的基礎工作,
也是企業達到預定的HSE方針、評價和改進HSE管理體系、實現持續改進和事故預
防必不可少的依據。
8.體系的試運行和正式運行
體系文件編制完成以后,HSE管理體系將進入試運行階段。試運行的目的就
是要在實踐中檢驗體系的充分性、適用性和有效性。試運行階段,企業應加大運
作力度,特別是要加強體系文件的宣貫力度,使全體員工了解如何按照體系文件
的要求去做,并且通過體系文件的實施,及時發現問題,找出問題的根源,采取
措施予以糾正,及時對體系文件進行修改。
經過一段時間的試運行后,體系文件得到了進一步完善,這時就可以進入正
式運行階段了。在正式運行階段發現的體系文件不適宜之處,就需要按照規定的
程序要求來進行。
9.內部審核
內部審核是企業對其自身的HSE管理體系所進行的審核,是對體系是否正常
運行以及是否達到預定的目標等所做的系統性的驗證過程,是HSE管理體系的一
種自我保證手段。內部審核一般是對體系全部要素進行的審核,可采用集中
式和滾動式兩種方式。應有與被審核對象無直接責任的人員來實施,以保證審核
的客觀、公正和獨立性。
10.管理評審
管理評審是由企業的 管理者定期對HSE管理體系進行的系統評價,一般
每年進行一次,通常發生在內部審核之后和第三方審核之前,目的在于確保管理
體系的持續適用性、充分性和有效性,并提出新的要求和方向,以實現HSE管理
體系的持續改進。
(二)HSE管理體系的認證
對于建立了HSE管理體系的企業,經過一段時間的運作后,企業可以根據內
部需要開展HSE管理體系認證,由于HSE管理體系認證可以與 職業衛生管
理體系認證一并進行,企業則可依據 經貿委第983號文件《關于開展職業安
全衛生管理體系認證工作的通知》的有關精神,開始策劃HSE管理體系的認證工
作。
申請認證企業首先向集團公司HSE管理部門提出認證審批報告,下面就認證
審核過程中的具體要求予以介紹。
1.HSE管理體系認證前的準備
為了保證順利通過HSE管理體系認證,除要按照HSE認證中心的要求準備一系
列技術文件外,還需進行認證前的迎檢培訓和組織安排等工作。認證前的充分準
備,可以穩 定組織各級員工的情緒,做到胸有成竹,忙而不亂,是審核人員感
受到一種良好的合作氣氛,這也是通過認證的一個重要因素。
2.HSE管理體系認證審核過程
根據審核的層次和深度上的差異,可以將認證審核的過程大體分為兩個階段
:即初始審核和正式審核。
對審核通過的企業,HSE認證中心向其頒發認證和認證標志。
認證的有效期為三年,獲證企業應在認證有效期屆滿時,重新提出
認證申請,HSE認證中心受理后,重新對企業進行復評
常見的問題是:質量目標中只有“工程項目合格率”、“產品合格率”、“出廠一次交檢合格率”等目標,而沒有ISO 9001;Z008標準7.la)提出的“產品的質量目標和要求”?!昂细衤省笔遣皇穷櫩完P心的問題?通常不是,它是組織關心的問題顧客關心什么?顧客關心的是自己得到的產品是不是合格品、有沒有缺陷、是不是耐用,甚至希望產品具有超值的特性。但是,許多組織并沒有理會顧客的這些需求和期望,而是“執著”地追求“合格率”,對于怎樣“增強顧客滿意”測研究不夠。為什么會出現這種情況呢?原因很簡單,就是沒有理解“以顧客為關注焦點”原則的理念,沒有理解標準的目的是為了“增強顧客滿意”,沒有想方設法了解顧客對自己的產品及其特性的需求和期望,或者沒有什對自己的產品及其特性狀況征求顧客的意見。因此,不了解顧客對自己的產品有哪些方面的不滿意(或者不是滿意),從而無法據此進行改進認證。
醫院ISO9000認證工作在襄陽鞭醫院推行,我司作為咨詢機構全程參與,深切地感受到ISO9000認證對醫療服務質量的改進,服務業績的上大有益處的。雖然醫院ISO9000認證管理還有一些不同的看法,但事實證明,還是適宜、有效的,甚至是必要的、迫切的,關鍵是你是否用心去做。
一、 基本做法
醫院首先成立了由院長任組長的貫標認證工作組,制定貫標認證計劃書。召開專題辦公會議,明確職責分工。召開全院實施ISO9000認證動員大會,發動全體員工人人要為醫院貫標認證做出貢獻。
整個貫標認證工作分準備、培訓、文件梳理、體系文件編寫、體系試運行、內審、評審、體系文件修訂、認證申請、認證10個階段進行。我們認為其中關鍵步驟應是培訓、文件梳理、體系文件編寫、內審和評審。
(一) 標準培訓
ISO9000標準的培訓是一個貫穿于質量管理體系建立、實施和保持的全程、全員性課題,通過各種不同形式的培訓,并盡量多地采取互動方式,不斷加強對標準條款的認識和理解,不明白、有疑義的就討論,統一思想,達成共識。使醫院的全體員工人人都成為ISO9000質量管理體系的明白人,這是實施ISO9001:2000質量認證的理論保證和根本前提。
醫院中層以上干部利用每周六下午中層會時間集中學習ISO9000標準,各科主任再將學習的內容向科室員工講解,連續一個半月。在這期間先對ISO9000:2000、ISO9001:2000原文進行了通讀,再將ISO9001:2000標準轉化為醫院語言逐條解讀,讓全體員工理解質量管理體系的術語、定義和ISO9001:2000條款的確切含義。繼后,每次院長辦公會、中層例會 小時先由管理者代表主講有關質量管理體系的相關內容。
另外,醫院還舉行了五期專題培訓班,分別對要素分工與程序文件編寫、科室作業文件編寫、內部審核等具體問題進行了培訓。
(二) 文件梳理
我們認識到患者的要求,由于存在著醫患信息的不對稱性,幾乎都是隱含的,而這些隱含著的要求多在法律法規、部門規章、醫院規定和各項規章制度中作出了表述。所以,將法律法規、部門規章、醫院規定和各項規章制度進行詳細的識別、確認、歸類整理,這是建立醫院質量管理體系的 步——識別要求。
我院文件梳理工作分三部分。一是對醫院所有下發的有關質量管理類文件進行梳理和修訂,包括醫院管理規定和醫院基本規章制度,形成了《醫院管理通則和基本規章制度》。二是對醫院應執行的有關法律法規進行梳理,包括法、條例、部門規章,形成了《醫院質量管理體系適用的法律法規匯編》。三是對醫院設置的各崗位的職責、權限進行梳理和修訂,形成了《醫院各崗位描述》。同時要求醫院全體員工每人立足自己的工作崗位進行文件梳理,履行什么職責、擁有哪些權限、遵守哪些法律法規、規章制度和規范。
(三) 體系文件編寫
醫院質量管理體系三個層次文件按照要素分配,本著誰是責任主體誰編寫的原則,由自上而下的順序進行。院長回答了ISO9001:2000第五章全部內容的編寫準則和第六章的指導原則;發布并解讀了醫院的質量方針和目標,闡述自己對醫療服務質量的管理理念,發表了《院長聲明》;確定了醫院的組織機構,明確了醫院各崗位的職責和權限。管理者代表負責編寫《質量手冊》,組織職能部門編寫《程序文件》??剖易鳂I文件由科主任組織編寫,科室質控員執筆。文件編寫過程中為了行文格式的一致性,我們編輯了《程序文件模板》和《科室作業文件模板》。
整個文件體系經過兩次內審和管理評審結束后進行了 次修訂,終形成醫院質量管理體系第三版 次修訂版。
(四) 內審與管理評審
內審和管理評審是醫院質量管理體系有效運行的重要標志。只有有效的開展內審和管理評審,才可能做到持續的質量改進。
體系試運行期間,我們8名內審員分四組按照《內審程序》進行了兩次內審和一次管理評審,對醫院質量管理體系的充分性、適宜性、有效性及其業績進行了評價,提出了質量管理體系改進方案。
二、 幾點體會
(一) 建立醫院質量管理體系,首先應思想觀念的束縛
我們醫院在建立質量管理體系的過程中,思想觀念的束縛是普遍存在的。這些觀念的束縛從院長到一線員工都有不同程度的顯現,特別是貫標認證的早期。這些思想觀念的束縛,使我們走了很多彎路,費了很多周折。這些思想觀念的束縛不解除,就無法建立起真正意義上的質量管理體系——使醫院改進質量,業績,獲得成功。
1、主要表現
員工中主要表現有幾論:
一是不適宜論。認為太超前,不適宜于中國人的管理;只適宜工業,不適宜于醫院。
二是無用論:好多通過認證的單位,質量也不見得多么好,我們搞認證也無用,只能是勞民傷財。
三是“投機取巧”論:認證,認證不就是為了那個“證”嗎?何必那么麻煩!把人家文件抄來,或者“拿幾個錢”買一個算了。
院長的思想束縛主要表現在對自己原有管理框架和思路的沖擊,院長在長期的管理實踐中積累了大量而豐富的經驗,形成了自己的一套做法或模式,但貫徹ISO9000質量管理體系標準,或多或少地需要改變這些框架和思路,有時是很痛苦的。
2、原因分析
出現這些觀念束縛情況不是我們的思想道德品質的惡劣,而是有歷史的和現實的原因。
從歷史角度講,我們的文化底蘊仍然還是一個封建的主題,根本沒有經過像西方經濟社會那樣的動蕩洗禮,無論管理者還是被管理者在思想深處都存在著根深蒂固的自給自足自然經濟的小農意識和帝王將相的官級理念,工作中既得利益為重和投機取巧行為表現比較突出,職級管理中主要表現為超凡權力的運用,完全依靠對于領導的信仰和追隨。也十分注重造就自己的追隨族,時髦的話叫“粉絲”,嚴重者在醫院內部制造“死黨”,超凡權力過于帶有感情色彩并且是非理性的,不是依據規章制度,而是依據神秘的啟示。順我者昌,逆我者亡,秋收算賬;隨意管理,因人設崗,朝令夕改,一朝君子一朝臣,一朝君子一朝政,時髦的話叫“各人有各人的辦法”。這個人治的環境從本質上與ISO9000精神相悖。
從現實角度講,目前中國的ISO9000質量管理事業有些的確讓人大迭眼鏡。在2000年我們就探討ISO9000管理問題,到過哈醫大二附院參觀學習,大家都知道時到今天的哈醫大二附院怎么了。當時要想做ISO9000認證需要幾十萬元甚至上百萬,到如今花五、六萬元就可以“賣一個認”,這叫人如何是好!
3、解決問題
說句實在話,這些涉及社會深層次的問題,要解決并不是朝夕之間就能做到的,但我們不從現在做起也是不正確的。我們要有勇氣去探討,去實踐。
(二) “以顧客為關注焦點”是整個質量管理體系的靈魂
1、患者
“以顧客為關注焦點”是ISO9000標準的靈魂,是判定醫院質量管理體系是否充分、適宜、有效的一項金標準。我們建立起來的醫療服務實現過程和那些程序和流程是否合適,首先要看是方便了自己,還是滿足了患者。這就是我們一直強調的“一切以患者方便不方便,高興不高興,滿意不滿意”為判定標準。
說這些好像令人嗤笑,大家都知道今天我國的醫療機構怎么了?在醫療信息不對稱的前提下,在當今的大環境中,以“患者為關注焦點”,用衛生部的話說叫“以病人為中心”,要想做到,這“良心”真是酸、甜、苦、辣、咸五味俱全。醫囑中的藥、手術中的器械、給患者作的心電監護、應用的靜脈輸液泵等等,有些體現了“以病人為中心”,有些呢?
2、內部顧客
內部顧客意識的建立也十分重要,事事站在“顧客”的角度考慮問題,利用“換位思考”的方法處理問題,充分了解和理解“顧客”的需求,滿足這些需求,讓自己的“顧客”滿意,這就是質量。
然而在當今的體制和機制下,醫院內部復雜的人際關系,攪如亂麻,權力、本位、人脈圈子、幫派體系、長官眼色實在是太復雜了,一件往往很簡單的事做起來卻很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