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參數 | |
---|---|
產品價格 | 電議 |
發貨期限 | 電議 |
供貨總量 | 電議 |
運費說明 | 電議 |
品牌 | 重慶水智慧流體設備有限公司 |
規格型號 | 根據客戶需求 |
用途 | 廣泛 |
范圍 | 全程水處理器-螺旋微泡除污器供應范圍覆蓋湖北省、武漢市、宜昌市、黃石市、襄陽市、荊州市、十堰市、荊門市、鄂州市、孝感市、咸寧市、隨州市、恩施市、黃岡市 黃石港區、西塞山區、下陸區、鐵山區、陽新縣、大冶市等區域。 |
水智慧流體設備(黃石市分公司)是一家專業生產 螺旋微泡除污器的現代化企業。公司位于九龍坡區楊家坪西郊路,位置優越,交通便利。公司技術力量雄厚,產品規格齊全。目前,公司生產 螺旋微泡除污器
我們始終為客戶提供好的產品和技術支持、健全的售后服務。
我國在環境污染治理上的投資從2001年的1,106.70億元增加到2017年的9,538.95 億元,17 年間該支出增長了 8.62 倍,年均復合增長率為 14.41%。按此增速估算,至 2020年,我國在環境污染治理上的投資將達到 1.42 萬億元。
目前全國環保產業從業單位約 3.5 萬家,從業人員近 300萬人,產業收入總額近 10,000億元。隨著環保投資力度的進一步加大,我國環保產業將迎來更為廣闊的發展空間。根據《環保裝備“十二五”發展規劃》要求,“十二五”期間環保裝備產業總產值年均增長 20%,2015 年達到 5,000億元,迅猛發展的環保產業也必將帶動水處理行業的快速發展。
工部為貫徹落實《“十二五” 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和《“十二五”節能環保產業發展規劃》于 2014 年 9 月印發的《重大環保技術裝備與產品產業化工程實施方案》中提出:環保裝備制造業年均增速保持在 20%以上,到 2016 年實現環保裝備工業生產總值 7,000億元,重大環保裝備基本滿足國內市場需求。發改委、工部、環保部及科技部等四部委聯合印發的《“十三五”節能環保產業發展規劃》提出,到 2020年,節能環保產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比重為 3%左右,技術水平進步明顯,國產化程度提高,主要節能環保產品和設備銷售量比 2015 年翻一番。
農村環境治理工作已成為當前 非常重視的一項工作。2019年中央一號文件,將農村生活污水治理作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和改善農村人居環境的重要工作內容。
及地方層面密集出臺的一系列政策也推動著村鎮污水領域市場加速釋放。
在強大的治理需求面前,農村污水治理市場或將是一片藍海。
2018年9月,住建部和生態環境保護部聯合發布《關于加快制定地方農村生活污水處理排放標準的通知》,首次從 層面明確農村生活污水處理排放要求,要求各地加快制定地方農村生活污水處理排放標準,在2019年6月底前制定完成;已經發布的,要根據新的要求進行修訂。
《通知》明確了標準適用范圍以及各類控制指標和排放限值,并要求各地方加快制定農村生活污水處理排放標準,并給地方制定標準提出了要求。可以說,此《通知》的發出,開啟了我國農村污水排放標準體系建立的新篇章。各省開始加速出臺農村污水排放相關政策,2020年,也將有幾項農水標準開始施行。
四川省《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水污染物排放標準》
四川省《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水污染物排放標準》(DB51/2626-2019)(以下簡稱《標準》)于2019年12月17日公布,2020年1月1日起施行。
《標準》嚴格按照 要求,根據四川省農村生活污水單戶污水量少、排放分散、水質水量波動大的特點,參考北京、天津、江西等9個省(市)編制標準的經驗,兼顧農村地區的經濟承受能力和管理水平,確定了控制指標、排放限值、監測方法和實施監督等規定。
第三方治理
隨著各地經濟的發展和環境治理的需要,許多省市都提出了“退城入園”的工業發展戰略,加大工業園區內的企業組群的污染集中控制及治理,水處理服務也從為單一企的點源向整個園區的系統施治,以及水資源的綜合利用發展,隨著工業園區數量和規模的擴大以及工業廢水處理標準的提高,工業園區的綜合水處理業務將有巨大市場空間。
工業園區建設污水集中處理設施是“水十條”的要求,也是未來工業污水處理的趨勢。截至2018年9月,2411家省級及以上工業園區污水處理設施建成率達97%。自2015年起, 出臺了一系列政策以推動工業園區污水處理廠成為工業污水治理主體。政策推動下,污水處理廠能否達標排放是這一策略成敗的關鍵,也是2020年工業污染源達標排放計劃能夠有效落實的關鍵。
但是,近年來江西、江蘇、河南等多地發生的工業園區水污染事件暴露了目前中國工業園區污水處理過程中存在政策不健全,監管不到位等諸多問題。園區內的污水處理廠若不能發揮其應有效用,則會嚴重影響我國工業污水問題的解決。本應承擔治污重任的污水處理廠反受超標排污困擾。
根據綠色和平聯合南京大學(溧水)生態環境研究院于共同發布的《中國工業園區污水處理管理研究》報告,建議各省政府應通過加大財政稅收優惠、鼓勵社會資本投入園區污水治理和完善工業園區污水處理廠收費機制的方式,支持園區污水處理基礎設施建設,解決環保專項資金不足的問題。推行園區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勢在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