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參數 | |
---|---|
產品價格 | 電聯/套 |
發貨期限 | 當天 |
供貨總量 | 999 |
運費說明 | 面議 |
范圍 | 成華物業ISO認證時間帶標機構服務網絡覆蓋四川省、成都市、綿陽市、攀枝花市、瀘州市、樂山市、宜賓市、廣安市、巴中市、甘孜市、涼山市、阿壩市、資陽市、雅安市、遂寧市、內江市、南充市、自貢市、德陽市、廣元市、眉山市 錦江區、青羊區、金牛區、武侯區、成華區、龍泉驛區、青白江區、新都區、溫江區、金堂縣、雙流區、郫縣、大邑縣、蒲江縣、新津區、都江堰市、彭州市、邛崍市、崇州市等區域。 |
ISO20000認證的關鍵點
發布日期:[2022-03-19 10:14] 點擊率:139
1. 確保各項服務管理計劃均有實施憑證
服務管理計劃憑證指的是服務管理政策、計劃和方法以及任何與這些相關的行動的審計憑證。大多數這些關于服務管理計劃和操作的憑證應該存在于正式的文檔,確保各項工作都在按照計劃進行實施。
2. 文檔管理規范
針對文檔創建和管理的過程來保證各流程服務特性被恰當的描述。
3. 各類文檔的存檔方式
為確保已有憑證的可用性,需要建立起一套將各類文檔保護起來的備份策略。
ISO 20000認證關鍵點
服務管理中的服務支持人員應該具備由適當的培訓所支持的工作能力。組織應該對每個服務管理角色定義必要的能力,并保證個人能意識到他們自己的工作對整個服務上下的重要性以及對服務品質完成的必要性。組織應該提供培訓或采取行動來滿足這些需要,并實施行動有效性的評估。
組織應該開發和加強員工工作的專業能力。在征召新人的過程中,應該針對職位的描述、服務管理目標和整個服務質量目標檢查職位申請人的情況有效性,確定申請人的特長、弱點和潛在能力。為了安置新的或擴展服務的員工,使用新技術,安排服務管理人員開發項目團隊,不斷計劃和填補由于人員周轉造成的缺口。員工應該在服務管理相關領域得到訓練,應該開發他們的團隊工作和領導技能。對每個人的訓練記錄以及訓練的說明應該被保留。
文檔管理
概述
每一個組織都希望結合自身特色有效管理和實施所有IT服務所需的方針和框架,這就意味著需要制定恰當合理的管理政策、計劃,用以規范、細化相關的活動,使管理使命、目標得以落實。這些管理政策、計劃、活動記錄將以文檔作為載體進行保存,并在實施過程中指導服務開展,成為落實服務管理政策、計劃的保障和檢驗實施效果的依據。
文檔管理(Documentation Management)是針對文檔創建和管理的過程,用以確保服務特性、管理政策、計劃被適時的、恰當的描述,以便控制和管理與質量體系有關的文檔資料,確保對質量管理體系有效運行起重要作用的各個場所都能得到和使用相應體系文檔的有效版本。
以下是文檔管理相關的一些概念:
受控文檔:指按組織管理要求進行審批、登記、分發并能確保收回、銷毀的文檔。受控文檔需要對文檔的版本進行嚴格控制,確保文件的 有效性。一般來說這些文檔是長期使用并始終處于修改和換版狀態的,如組織的規章制度。
質量文檔:質量體系要求的各流程各種類型文件和記錄所要求的形成文件的過程和程序、要求的記錄,以確保服務管理的有效計劃、運行和控制,包括以任何形式或類型的媒體作為載體的文件化的服務管理方針和計劃、文件化的服務等級協議、方法、流程、流程控制記錄等。
文檔訪問控制:文檔訪問控制實質上是對文檔訪問者使用受控文檔的限制,它決定是否允許訪問者對不同類型的文檔進行借閱、更新、發布等操作。并通過制度及工具確保只有經授權的用戶,才允許對相應的文檔進行相關操作。
目標
文檔管理的目的在提供服務管理政策、計劃和方法以及任何與這些相關的行動的憑證,以達到有效管理和實施IT服務的政策和框架這一目標。為達到這一目標需要通過以下幾個方面來實現:
(1) 完善組織的質量文檔管理,控制和管理與質量體系有關的文檔資料,確保對質量管理體系有效運行起重要作用的各個場所都能得到和使用相應體系文檔的有效版本。
(2) 建立不同類型文件和記錄的編制、評審、批準、保持、銷毀和控制的程序和職責。
(3) 滿足組織文檔內容管理需求,包括建立組織文檔體系架構,規范組織文檔命名規則,對不同類別的文檔的生命周期進行分類管理,包括文檔生成、文檔更新、文檔發布、文檔借閱、文檔銷毀;
(4) 完善文檔備份機制以確保文檔的可用性,并針對不同類型的文檔進行分級分類的信息管理,文檔訪問控制信息、防止信息泄露。
有效的文檔管理可以改善IT服務提供者的管理難度,推動質量體系的落地、促進各流程工作的開展。
與其他流程的關系
文檔管理工作是質量體系實施中所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從一定意義上講,ISO 20000的實施就是制定策略及計劃,按照計劃實施,生成文檔、討論文檔并終確定文檔的一系列過程。當然,ISO 20000實施絕不是就是“紙上談兵”,這里所說的文檔包含的內容非常廣泛,其中有很多是服務管理方針和計劃、文件化的服務等級協議、方法等,但更加關鍵的是,這些文檔中還包括流程和流程控制記錄等,當具體工作和活動執行過后,文檔就成了審計的憑證。所以,我們可以說,文檔管理與ISO 20000各個流程都息息相關,其專業化程度可以是反映整個ISO 20000管理水平的一個側面。
文檔訪問控制需按照信息管理流程要求進行對文檔進行分級,并對不同分級的文檔進行權限管理,控制文檔的訪問者,確保信息。
活動和過程
1. 文檔分類
文檔分類可從多個角度進行,包括從保存介質上的分類、從內容上的分類、從使用范圍的分類等。
一般來說,文檔從內容上分類可分為管理文檔、技術文檔;從保存介質上分,可分為紙質文檔、電子文檔;從使用范圍來分可分為公開使用、內部使用等。
不同的文檔分類方式,對于文檔管理的意義也是不同的,例如對文檔內容的分類,旨在建立文檔知識體系架構,一方面通過統一規劃的文檔架構能清晰地對已有的各個流程的進展情況進行管理、跟蹤、審計,另一方面文檔分類也可指導組織的知識體系建立,是組織整體管理思路的展現。而從文檔使用范圍的分類則提出了對文檔訪問控制的要求。
2. 文檔控制
受控文檔的審批、發布、發放、分發、更改、保管和作廢過程中應符合信息管理流程的相關要求。受控文檔應做好版本管理,以保證需要文檔者獲得 版本文檔。
(1) 文檔的編寫、審核、批準
文檔需按文檔編寫規范進行編寫,文檔內容在發布前須經相關負責人審核以規范文檔格式,確保文檔準確、恰當地描述管理政策、計劃,確保文檔內容的真實性。經審核的文檔由負責人批準后可進行發布。
(2) 文檔發布
文檔由文檔撰寫/修改者提交,經由相關責任人批準后統一、集中的發布在相關處所。為使閱覽者得到和使用相關文檔的有效版本,文檔需進行統一的發布管理以保證文檔發布版本的 性。
(3) 文檔的歸檔控制
各類文檔由文檔管理員根據內容、年度、部門等情況定期進行歸檔。
(4) 文檔閱覽
組織根據信息管理流程對文檔進行分級,對文檔及文檔的歷史版本進行訪問控制,設定各類文檔的訪問列表,并通過工具的使用確保文檔被適當保護的同時也要方便閱覽者閱覽文檔。
(5) 文檔更改/銷毀
文檔由原文檔編制人或相關管理人員進行修改,經負責人審核批準后進行發布,替換老版本。
紙質文檔更改后的文檔按該文檔發放清單逐次回收更替原文檔;文檔更改除特別批準外,一律采用以舊換新方法進行。回收文檔的文檔需進行統一的保管,機密文件應集中銷毀。
(6) 文檔權限管理
文檔權限管理又稱文檔訪問控制,各類受控文檔需按照信息管理流程要求進行分級,并對不同分級的文檔進行權限管理,控制文檔的訪問者,確保信息。文檔權限管理包括對文檔閱覽、文檔上載、文檔修改、文檔審批等權限的集中管理。
(7) 文檔的修訂
文檔不是封閉的、靜止的,隨著業務發展、技術更新,文檔需要不斷地修訂,保持其有效性,以適應不斷變化的管理需求。秉承PDCA的管理理念,對文檔,特別是質量體系文檔提出在規定時間內至少修訂一次的要求,整理文檔修訂計劃,檢驗落實情況,督促文檔及時修訂,確保文檔的有效性。
(8) 制定文檔命名規范
文檔的規范化程度反映出文檔管理的水平,規范化首先需要對文檔進行內容分類,概括同類文檔的共同點,以此作為文檔規范化、模板化的依據。文檔規范化、模板化有利于對文檔進行分類管理,通過經驗累積分析找出各類文檔的不足之處。文檔命名規范屬于文檔規范化的一部分,制定文檔命名規范需要跟據組織需求對文檔進行分類,不同類別的文檔使用相應的命名規范,便于文檔的查找,并為文檔的分類管理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流程控制
1. 文檔管理流程的角色定義、職責
(1) 文檔管理員
負責管理各類文檔,擬定文檔修訂計劃,根據管理要求對各類文檔進行分級,設置不同級別文檔的權限。組織可根據自身特點設一個或多個文檔管理員管理文檔。
(2) 文檔審核員
負責文檔合規性管理及審計。
2. 管理工具
(1) 電子化的文檔管理平臺
文檔分散為文檔管理帶來許多問題,包括文檔查找、文檔版本控制、文檔管理等。組織建立起文檔管理平臺后,可通過集中文檔、統一管理的方式,在平臺上共享各類工作文檔,提高了文檔的使用頻率,使文檔發揮出 的效用。完善的備份機制,全文檢索功能,文檔版本控制的功能,文檔電子審批功能,文檔歸檔功能,信息權限管理功能等等,為組織提供了、便捷的文檔處理中心,提高了文檔的及時性和準確性。
(2) 制度評審體制
為保證各類流程管理制度及時更新,組織須規范規章制度建設活動,建立和完善規章制度體系,制定流程管理制度更新計劃,定期組織制度評審會,對流程擬新增發布、修訂、合并及廢止的規章制度進行評審。制度評審會對流程管理制度的合規性、合理性、嚴密性和操作性進行評估,并及時廢止失效的制度,確保各流程管理制度能及時優化,同時通過制度評審會,組織內部對各流程管理制度達成一致的見解,為管理流程的落實做好鋪墊。
(3) 關鍵指標KPI指標的設置
文檔管理成功與否在于兩點:其一是否建立合理的文檔管理體系。文檔管理體系可通過規范各類文檔的定義,規范文檔的編寫,定義各項工作的可交付文檔,以此來檢查各項工作的開展情況,也便于對文檔的日常維護和查找。當然,合理的文檔管理體系不是一朝一夕能夠建成的,需要長期累積,并在實施中不斷完善,適應不斷變化的管理要求。
文檔管理另一個要求就是能夠控制和管理與質量體系有關的文檔資料,確保對質量管理體系有效運行起重要作用的各個場所都能得到和使用相應體系文檔的有效版本;為保證各管理流程根據實際工作情況整理修訂流程管理文檔,文檔管理需在每年制定詳細的文檔修訂計劃,以此督促各流程文檔在規定期限內至少修訂一次,并以此作為文檔管理流程的KPI值,例如ISO 20000管理文檔中的一、二、三級文檔在一年內的修訂率達到。
部分必備基礎:現代管理與一線行動
1.1跨國汽車500強制造巨頭內部密訓——東西方迥異的工程思維習慣
1.2現代制造業工程師必察——什么是流程?
1.3現代制造業工程師必察——什么是“抓手”?
1.4測試檢測實驗室一線管理:流程中的流程——瓶頸管理
1.5企業非財務成本TheNoFinancialCost
1.6制造業“鐵三角”Pick-Any-Two
1.7實驗室測量管理體系建立與實施“案例”雜談
第二部分認識ISO10012測量管理體系標準
2.1ISO10012發展的背景
2.2ISO10012與ISO9000和ISO17025以及CMA的關系
2.3計量、測量、認證、認可、測量不確定度、合格評定等的基本概念
2.4ISO10012:2003測量管理體系標準講解
2.5(工業)萬有控制系統
2.6現代品質(質量)十大要素
第三部分ISO10012測量體系建立與實施行動
3.1ISO10012標準條款詳解與測量設備的計量確認過程和測量過程的設計、確認、監控的要求;
3.2 有關計量法律、法規;
3.3ISO10012管理體系的建立和文件的編寫;
3.4計量管理手冊和程序文件編制方法案例
3.5ISO10012測量管理體系的策劃、準備、實施、和改進
第四部分ISO10012測量體系深化與夯實
4.1測量管理體系的內審和管理評審;
4.2制造業一線活躍的隱形殺手——文件
4.3執行技巧和報告
第五部分ISO10012測量管理體系追求的目標、措施及審核要點
5.1測量管理體系運行關注要點
5.2測量管理體系的基本要求及異常發生的控制措施
5.3ISO10012內審員要求及審核注意事項
5.4測量管理體系建立的目標及意義
第六部分互動研討與考試
家企業所建立和實施的質量體系,應當滿足企業要求的質量目標。保證影響產品質量的技術、管理和人的要素處于受控狀態。
不管是在硬件、軟件、流程性材料還是服務,所有的控制應專門針對減少、不合格,特別是不合格。這是iso9001認證的基本指導思想,表現在下述方面:
01 .
控制所有過程的質量
ISO9001認證標準是建立在“所有工作都是通過過程來完成的”這樣一種認識基礎上的。一家企業的質量管理就是通過對企業內各種過程進行管理來實現的,這是ISO9001關于質量管理的理論基礎。當一家企業為了實施質量體系而進行質量體系策劃時,首要的是結合本企業的具體情況確定應有哪些過程,然后分析每一家過程需要開展的質量活動,確定應采取的有效的控制措施和方法。
ISO10012測量管理體系管理手冊章計量崗位職責和權限1.目的:規定測量管理體系中所有人員的職責。2.范圍:適用于公司測量管理體系有關領導及崗位的職責和權限。3.職責:3.1、人事部負責組織確定計量崗位職責和權限。3.2、管理者代表批準計量崗位職責和權限。4.內容:4.1、公司總經理:1)主持公司測量管理的工作,促進各級員工貫徹GB/T19022-2003/ISO10012:2003標準和實施計量法律法規。2)任命管理者代表,以確保公司的測量管理體系按照GB/T19022-2003標準的要求得以建立、實施、保持和持續改進。領導、組織公司計量工作,保證其行使監督的權限。3)為建立、實施、保持和持續改進測量管理體系提供必需的資源。4)批準《測量管理手冊》、計量方針和目標。5)批準公司測量管理體系的組織機構、計量職責和權限,確保公司計量方針和目標得以實現。6)批準公司年度計量工作計劃和重大測量管理改造或創新項目方案。7)主持管理評審會議,確定測量管理體系的改進方向。4.2、測量管理體系管理者代表:1)確保測量管理體系所需的過程得到建立、實施和保持。2)向總經理報告公司測量管理體系的運行情況和改進的需求。3)確保在全公司范圍內提高員工的計量意識。4)向公司全體員工傳達建立、實施和持續改進測量管理體系的重要性。5)在測量管理體系建立、實施和保持過程中與咨詢、認證機構保持聯絡。6)組織制定并審核公司測量管理手冊、計量方針和目標。7)批準測量管理體系程序文件。8)任命內部審核組長,開展公司測量管理體系內部審核。下載文檔原格式(Word原格式,共34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