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參數 | |
---|---|
產品價格 | 6150/噸 |
發貨期限 | 1-5天 |
供貨總量 | 200噸 |
運費說明 | 到付或現付 |
熱軋,冷軋,卷板,開平,中厚板等 | 屈服值: |
規格;0.5-450mm | 抗拉強度 |
長寬"0.5-12000mm | 耐磨性能 |
塑性 | 硬度 |
范圍 | Q345E高強度板歡迎咨詢供應范圍覆蓋山西省、太原市、大同市、長治市、晉城市、陽泉市、朔州市、晉中市、運城市、忻州市、臨汾市、呂梁市 堯都區、曲沃縣、翼城縣、襄汾縣、洪洞縣、古縣、鄉寧縣、大寧縣、隰縣、永和縣、蒲縣、汾西縣、侯馬市、霍州市等區域。 |
鋼板廣泛運用:熱軋卷板被廣泛應用于冷軋基板、船舶、汽車、橋梁、建筑、機械、輸油管線、壓力容器等制造行業。
1、熱軋卷板深加工行業卷板是薄鋼板一種。
熱軋卷板深加工主要采用厚度≤3.0mm的熱軋薄卷板,使用范圍包括冷軋卷板基板、熱軋酸洗板及熱軋鍍鋅板等。
冷軋卷板基板是熱軋卷板主要用途之一。熱軋卷板經冷軋加工后的用途主要包括冷軋商品卷以及鍍層板、彩涂板、電工鋼等深加工產品。
熱軋酸洗卷的需求主要集中在汽車行業、壓縮機行業、機械制造行業、零配件加工行業、風機行業、摩托車行業、鋼家具、五金配件、電柜貨架及各種形狀的沖壓件等。
熱軋鍍鋅板的基板是熱軋卷板,由于省掉了冷軋工序,與熱鍍鋅板相比有明顯的成本優勢,具有較強的市場競爭力,可以部分替代厚規格的熱鍍鋅板的需求。
2、結構用鋼
結構用鋼是熱軋卷板主要的用途之一,下游行業包括建筑鋼結構、機械行業、汽車、石油天然氣等。
建筑行業除直接使用熱軋結構鋼制作鋼結構框架外,也大量使用以熱軋卷板為母材制造的冷彎型鋼、焊接鋼管。
3、船體用結構鋼
熱軋卷板也廣泛應用于船體用結構鋼,主要用于制造遠洋、沿海和內河航運船舶的船體、甲板等的鋼板。由于船舶工作環境惡劣,船外殼要受海水的化學腐蝕、電化學腐蝕和海生物、微生物的腐蝕;船體承受較大的風浪沖擊和交變負荷;船舶形狀使其加工方法復雜等原因,所以對船體結構用鋼要求比較嚴格。
耐磨鋼板耐磨層表現形式有窄道(2.5-3.5mm)、寬道(8-12mm)、曲線(S、W)等;主要以鉻合金為主,同時還添加錳、鉬、鈮、鎳、硼等其它合金成份,金相組織中碳化物呈纖維狀分布,纖維方向與表面垂直。碳化物含量40-60%,顯微硬度可以達到HV1700以上,表面硬度可達到HRC58-62。
耐磨鋼板主要分為通用型、抗沖擊型和耐高溫型三類;耐磨鋼板總厚度小可以達到5.5(2.5+3)mm,厚可以達到30(15+15)mm;耐磨鋼板可以卷制小直徑DN200的耐磨管道,并可加工成耐磨彎頭、耐磨三通、耐磨變徑管。
應用范圍編輯 語音
耐磨鋼板具有很高耐磨性能和較好沖擊性能好,能夠進行切割、彎曲、焊接等,可采取焊接、塞焊、螺栓連接等方式與其他結構進行連接,在維修現場過程中具有省時、方便等特點,廣泛應用于冶金、煤炭、水泥、電力、玻璃、礦山、建材、磚瓦等行業,與其他材料相比,有很高的性價比,已經受到越來越多行業和廠家的青睞。
熱軋鋼板和冷軋鋼板的生產工藝不同。熱軋鋼板是在高溫下軋制而成,冷軋是在常溫下軋制。一般來說,冷軋鋼板具有更好的強度,熱軋鋼板具有更好的延性。冷軋的一般厚度比較小,熱軋的可以有較大的厚度。冷軋鋼板的表面質量、外觀、尺寸精度均優于熱軋板且其產品厚度可軋薄至0.18mm左右因此比較受歡迎。對于產品的驗收,可以請專業人士進行。
熱軋鋼板,機械性能遠不及冷加工,也次于鍛造加工,但有較好的韌性和延展性。
冷軋鋼板由于有一定程度的加工硬化,韌性低,但能達到較好的屈強比,用來冷彎彈簧片等零件,同時由于屈服點較靠近抗拉強度,所以使用過程中對危險沒有預見性,在載荷超過許用載荷時容易發生事故。
1) 冷板采用冷扎加工表面無氧化皮,質量好。熱軋鋼板采用熱扎加工表面有氧化皮,板厚有下差。
2)熱軋鋼板韌性和表面平整性差,價格較低,而冷軋板的伸展性好,有韌性,但是價格較貴。
3)軋制分為冷軋和熱軋鋼板,以再結晶溫度為區分點。
4) 冷軋:冷軋一般用于生產帶材,其軋速較高。
熱軋鋼板:熱軋的溫度與鍛造的溫度
5)不電鍍的熱扎鋼板表面成黑褐色,不電鍍的冷扎板表面是灰色,電鍍后可從表面的光滑程度來區分,冷扎板的光滑度高于熱扎鋼板。
?
中厚板
中厚鋼板
工程中常用的一類厚度遠小于平面尺寸的板件。厚度雖小,但橫向剪力所引起的變形和彎曲變形屬同一量級,在分析靜載荷下的應力和變形時,仍須考慮橫向剪切效應,垂直于板面方向的正應力則可忽略。在分析動載荷下的應力和變形時,除考慮橫向剪切效應外,還須考慮微段的慣性力和阻尼力矩。中厚板在機械工業中早已有廣泛應用。近年來由于高壓、高溫和強輻射的環境要求,工程中板的厚度有所增加,很多板件均改用中厚板理論進行分析。
若中厚板位于xy平面內,在考慮橫向剪力影響并忽略垂直于板面方向(z方向)的正應力情況下中厚板受z方向分布載荷p的作用的彎曲微分方程式為: 式中ω為板的撓度;t為板厚;ν為泊松比;Qx、Qy分別為x、y方向的橫向剪力;Δ為拉斯算符(即);為彎曲剛度,其中E為彈性模量。理論上可從 個方程求得ω再由后兩個方程求得Qx、Qy,然后進一步求得彎矩、扭矩。但這一偏微分方程不能直接積分,所以通常用納維法、瑞利-里茲法、有限差分方法等方法求解。近年來,由于有限元法的發展,出現不少計算中厚板的程序,通過它們可以很方便地求得解答。從結果看,在考慮橫向剪切效應后,撓度ω有所增大自振頻率和失穩臨界載荷有所降低,板件中內力的變化趨于平緩。這些變化的程度都與板的厚跨比的平方成比例。
20世紀20年代,S.P.鐵木辛柯在一維梁的分析中首先考慮了橫向剪切效應。1943年E.瑞斯納將它推廣到二維問題并導出了中厚板的微分方程。由于數學上仍有困難,目前中厚板理論應用得還不夠廣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