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參數 | |
---|---|
產品價格 | 電聯/套 |
發貨期限 | 當天 |
供貨總量 | 999 |
運費說明 | 面議 |
范圍 | 平昌品牌認證(海南)帶標機構服務網絡覆蓋四川省、成都市、綿陽市、攀枝花市、瀘州市、樂山市、宜賓市、廣安市、巴中市、甘孜市、涼山市、阿壩市、資陽市、雅安市、遂寧市、內江市、南充市、自貢市、德陽市、廣元市、眉山市 巴州區、通江縣、南江縣、平昌縣等區域。 |
ISO10012認證審核中的問題點
因為測量管理體系的目標就是對由于測量設備的失準和測量過程的失控可能產生的不正確的測量結果進行防范和控制以 限度地降低風險。測量管理體系審核中共性的問題具體闡述如下:
?
1 測量過程控制
?
測量過程控制是ISO10012:2003標準的一個發展。因此,企業建立新的測量管理體系區別于過去的計量檢測體系中根本的地方就是在是否實現了對測量過程的控制,如果企業建立的測量管理體系只對測量設備進行有效管理,而缺乏對計量過程進行控制,那么就不一定能完全保證測量結果數據始終保持準確和一致。測量過程的控制可區別為重要(含高度)測量過程和一般測量過程控制,這有利于確保測量過程受控,又節約投入的資源。
?
適用于高度測量過程控制的有:關鍵性的測量過程(包括產品檢驗、試驗、化驗等領域);復雜的測量過程(包括在線工藝過程等領域);對保證生產的測量(包括易爆、易燃、有害領域);昂貴代價的測量過程(包括進出關口結算、配料等領域)。
?
適用于一般測量過程控制的有,對于非關鍵的零部件的簡單測量。對測量過程實施控制的主要方法有高度測量控制方法:(包括核查標準、控制圖、統計技術等);一般測量控制方法:(包括重復測量、留樣再測、特性分析、設備抽檢、環境監測、人員監督等),以減少和由于異常故障,出現錯誤的測量結果。
?
2 計量確認過程的監視與計量過程的監視的區別
?
這主要是監視的對象不同,前者是對測量設備而言,后者是對測量過程而言。測量設備的監視是監視其特性和要求的符合性;測量過程的監視是監視其過程符合規定的能力(人員操作技能、設備的配置、環境條件、測量方法、文件(軟件)等是否滿足測量要求)。監視實際上是有效控制測量過程和持續改進測量管理體系的有效途徑。監視應制定所用方法如(核查、比對、統計技術、審核、顧客滿意調查、定期檢查、驗證證明文件等),并應做好監視記錄。目前,在審核中發現對監視出現的不符合項也占有一定比例。
?
3 必須掌握兩個關鍵
?
關鍵一是企業 管理者必須高度重視和認清測量管理體系的作用和目的,必須親自抓,才能實現統一管理,才能為實現方針和目標提供必要的資源保障。
?
關鍵二是企業必須全員參加,因為測量過程控制涉及各個部門,需要搞好培訓,對照標準逐條落實,使員工能以主人翁的責任感正確處理和解決測量過程出現的問題。
?
4 需要掌握兩個難點
?
難點一是ISO10012:2003標準指出:“測量管理體系覆蓋的每一個測量過程都應評價測量不確定度?!币虼?,要求企業計量職能部門人員需要掌握測量不確定度的概念和基本分析方法,使企業計量向國際水平靠攏,保證新的測量管理體系的質量。
?
難點二是將顧客的測量要求轉化為計量要求。因此,要求企業有關人員需要具有掌握生產工藝過程知識和計量綜合知識,以便準確表述預期用途。
?
5 開展企業測量管理體系認證審核的效果
?
5.1 通過審核,了企業計量管理和檢測水平,使企業的計量檢測能力對質量管理、成本管理、節能降耗、企業效率發揮了重要技術保障作用。
5.2 通過審核,使企業在測量設備管理基礎上建立對測量過程的控制體系,加強對計量數據的持續監控,極大地減少了企業因測量不準造成的風險和后果。
5.3 通過審核,使企業建立現代計量檢測體系,以便能夠適應經濟和科學發展的需要,對企業市場競爭能力,參與國內外招標、簽訂合同時具有穩定的計量基礎保證作用。
5.4 通過審核,使企業計量實驗室環境條件得到改善。配置了相應的恒溫設施,并對影響實驗室的區域進行了有效隔離,確保了實驗室的良好工作環境。
5.5 通過審核,進一步規范了企業能源計量器具的配備和準確度等級要求,有效地對企業開展節能降耗、生產經營、領導決策提供了更為準確可靠、穩定有效的測量數據。
?
6 需高度控制的測量過程范圍
?
在測量管理體系現場審核過程中發現,某些企業列出的需高度控制的測量過程一覽表上只反映了產品制造和質量檢驗范圍內的測量過程,而未將經營管理、、環保等方面的測量過程列入高度控制。
?
例如某機械制造廠生產過程中所用的專用校對塞規是自制的,精度要求到微米級,且專用校對塞規的檢測是用高精度的三坐標測量儀進行的。該企業在建立測量管理體系時只將產品在生產制造過程中和質量檢驗過程中的檢測列入需高度控制的測量過程,卻未將專用校對塞規在生產制造過程中和質量檢驗過程中的檢測列入需高度控制的測量過程。試想:如果專用校對塞規的檢測結果有誤,那用該專用校對塞規檢測的產品質量如何得以保證?
?
也就是說,該產品的檢測結果就會存在一定的風險。作為建立測量管理體系的企業就應該將專用校對塞規在生產制造過程中和質量檢驗過程中的檢測列入高度控制的范圍以確保產品的檢測結果準確無誤。GB/T19022-2003/ISO 10012:2003《測量管理體系 測量過程和測量設備的要求》(以下簡稱ISO 10012)的7.2.2測量過程設計中的“指南”已說明“高度的測量過程控制對那些包含有關鍵性的復雜的測量系統,對保證生產的測量以及由于測量結果不正確會引起后續的昂貴代價的測量來說是合適的”。即需高度控制的測量過程不應該僅僅局限在產品制造和質量檢驗范圍,而應包括企業的經營管理、能源管理、生產管理、職業管理、環境管理以及產品制造前的準備工作等方面的測量過程。
?
家企業所建立和實施的質量體系,應當滿足企業要求的質量目標。保證影響產品質量的技術、管理和人的要素處于受控狀態。
不管是在硬件、軟件、流程性材料還是服務,所有的控制應專門針對減少、不合格,特別是不合格。這是iso9001認證的基本指導思想,表現在下述方面:
01 .
控制所有過程的質量
ISO9001認證標準是建立在“所有工作都是通過過程來完成的”這樣一種認識基礎上的。一家企業的質量管理就是通過對企業內各種過程進行管理來實現的,這是ISO9001關于質量管理的理論基礎。當一家企業為了實施質量體系而進行質量體系策劃時,首要的是結合本企業的具體情況確定應有哪些過程,然后分析每一家過程需要開展的質量活動,確定應采取的有效的控制措施和方法。
物業ISO9001體系管理質量保證體系建設的基本思路。
質量保證為了提供足夠的信任表明實體能夠滿足質量要求,質量保證的目的是提供信任,獲信任的對象有兩個方面:一是內部的信任,主要對象是組織的領導。二是外部的信任,主要對象是客戶,由于質量保證的對象不同,所以質量保證分為內部質量保證和外部質量保證兩類。內部質量保證:在組織內部,質量保證向管理者提供信任;外部質量保證:在合同或其它情況下,質量保證向顧客或他方提供信任。信任來源于質量體系的建立和運行(包括技術、管理、人員等方面的因素均處于受控狀態),建立減少、、質量缺陷的機制,只有這樣的體系才能說具有質量保證能力。認證
ISO27001認證體系信息業務連續性審核示便供參考。
ISO27001認證體系業務連續性審核目的
1)組織是否進行了關鍵業務分析;
2)組織是否分析了關鍵業務對信息資產的依賴程度;
3)組織是否建立了業務連續性框架;
4)組織確定的業務連續性信息管理方面的管理流程是否完整;
5)組織是否針對關鍵業務分別制定了業務連續性計劃;
6)組織是否針對與關鍵業務密切相關的高風險信息資產制定了完整的信息業務連續性計劃;
7)組織是否針對業務連續性計劃制定了演練計劃;
8)組織是否針對信息業務連續性計劃制定了演練計劃;
9)組織是否組織了業務連續性演練;
10)組織是否組織了信息業務連續性演練;
11)組織進行的信息業務連續性演練是否滿足三年全覆蓋要求;
12)組織是否進行了業務連續性演練分析;
13)組織是否進行了信息業務連續性分析;
14)組織是否依據信息業務連續性分析結果,對信息業務連續性演練計劃、信息業務連續性計劃、業務連續性信息管理方面的管理流程進行適當的調整;
15)組織是杏出現過引起關鍵業務中斷的信息事件;如出現,是否依據信息、業務連續性計劃實現了關鍵業務的恢復目標,特別是有沒有關聯信息資產影響恢復目標實現
上述內容既是ISO27001認證機構審核的目的,也應是企業實施ISO27001認證體系及內審參考。以下審核步驟
1.ISO27001認證體系業務連續性程序檢查
a) 業務連續性管理程序完整性;
b) 關鍵業務分析報告、業務連續性計劃、業務連續性演練計劃等的發布與控制
2.ISO27001認證體系業務連續性報告檢查
a) 關鍵業務進行了分析;
b) 關鍵業務對信息與信息系統的依賴程度分析;
c) 信息對關鍵業務的連續性影響因素分析;
d) 對所有影響因素制定了可操作的具體業務連續性保證計劃;
c)各種演練記錄完整性;
f) 各種演練分析報告完整性合理抽樣審
3.ISO27001認證體系業務連續性演練檢查
a) 演練計劃;
b) 演練方式;
c) 演練內容;
d) 演練記錄;
e) 演練分析
4.ISO27001認證體系業務連續性事件檢查
a) 事件記錄;
b) 事件處理方式;
c)事件影響分析:
d) 業務連續性恢復記錄